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古玩行情 > 郵票收藏 > 網站首頁郵票收藏
中國集郵網中邦第一套回憶中國第一套郵票郵票
發布時間:2021-11-09 04:28編輯:古玩收藏網閱讀:( )字號: 大 中 小
1894年,適逢慈禧六十壽辰,清當局海合總稅務司赫德修議刊行回憶郵票,這是中國第一套回憶郵票,俗稱“萬壽”郵票。此套郵票共九枚,因為海合郵政生意的發揚,原三種面值的郵票(大龍、幼龍郵票面值均為1分銀、3分銀、5分銀)已不行適宜郵政必要,萬壽郵票便起先采用多種面值。一分銀(朱紅)五福捧壽;二分銀(綠)云龍花草;三分銀(桔黃)云龍蟠桃;四分銀(玫紅)云龍牡丹;五分銀(桔黃)鯉魚瑞芝;六分銀(棕)云龍萬年輕;九分銀(深綠)雙龍捧壽;一錢二分銀(深桔黃)雙龍牡丹;二錢四分銀(洋紅)風帆蟠桃。
這套郵票因多次印刷且調色禁絕,刷色多有區別。萬壽郵票原定正在日本印刷,后因中日甲午搏斗而校訂在海合上海造冊處印刷,結果未能正在1894年11月7日(光緒二十年十月初十)慈禧壽辰當天刊行,目前所覺察最早的銷印日期為1894年11月19日。郵幣卡最新行情中國集郵網萬壽郵票圖案各不相通,中國集郵網中邦第一套回憶中又被多次加蓋,從而印刷次數多、變異多,成為中國早期郵票中受到普互市討的對象。
1、第一版。郵票收藏即1894年11月19日刊行之票,全套9枚。據費拉爾手稿紀錄,共印造了192.732萬枚。第一版票為萬壽正式刊行之票,中央書畫頻道現正在全套新票墟市價值12000元、收藏網,舊票7000元。
2、再版。因為庫存的第一版郵票不多,1897年大清郵政又將“萬壽”郵票再版印刷一次,但印刷達成后,正搶先大清當局創設國度郵政,調解郵資而新郵票來不足印造確當口,是以再版郵票正在當年大一面用來加蓋改值操縱,原票未刊行。再版全套新票墟市價值14000元、舊票9000元。
3、改版(莫倫道夫版)。1897年,供職于上海海合造冊處的德國人莫倫道夫主理用較厚的無水印白紙印造了一批“萬壽”郵票,即莫倫道夫版“萬壽”郵票,專用于饋遺清當局高級官員及各國駐華使節。這套郵票由于是贈品,以是沒有公然采行,存世量很少,全套新票墟市價值約32000元。莫倫道夫版和第一版的區別重要有:2分銀,第一版2字輕細,下橫彎曲;改版2字肥大,下橫平直。3分銀,第一版“叁分”兩字瘦幼,數值上的八卦框不很明白;改版“叁分”兩字較肥大,數值上的八卦框線年大清郵政正在原有“萬壽”郵票本原進步行了加蓋,因加蓋字體巨細、隔絕是非、版式轉化繁多而成為了偉大而迷人的“萬壽”加蓋改值郵票系列。正在加蓋版式中,國第一套郵票郵票——萬壽郵票重要分為兩品種型:“萬壽”第一版幼字改值郵票和“萬壽”大字長距改值郵票。80版猴票。而正在這兩種加蓋改值郵票中浮現了很多變體,最為有名的有:“萬壽”第一版和再版大字長距3角票及“萬壽”第一版大字短距3角票;“萬壽”第一版大字短距2分票(又稱“翡翠姐”)和“四復八倒”等。
“萬壽”郵票正在我國郵政史和集郵史上均有極苛重的名望,它教育了中國郵票及郵政上的很多之最。
提到“萬壽”郵票,就必定要提到一局部,他即是這套郵票的計劃者——費拉爾。費拉爾(R.A.deVillard),德國籍,約出生于1860年。1892年9月進入海合造冊工作務。此人善繪畫,通音笑、懂英語、法語,也懂點中文。他對中國的守舊文明頗有意思。陰陽八卦,郵幣卡最新行情篆文書法,郵票值錢嗎,都有涉獵。當時職掌造冊處稅務司的葛顯禮彰著很鑒賞他,故把計劃郵票及監造郵票的事務都委托給他。從1894年刊行的慈禧“萬壽”郵票,到此后刊行的加蓋改值票、蟠龍郵票,以及郵資明信片等,簡直全由他一人操勞。同時,他還為上海、鎮江等地的商埠郵政機構計劃、印造過郵票。費拉爾與當時國表里的集郵家和郵商頗有來往,對郵市行情很諳習。他詐騙職務之便,中央書畫頻道正在監造郵票歷程中做了不少作為,弄出了很多錯變體。1897年7月23日,費氏因正在承辦、代印鎮江商埠郵票中監守自盜東窗事發,中國集郵網鋃鐺入獄。海合是以辭職了他(表面上是退職),赫德曾正在給金登干的信中提及此事,說:“咱們這位聰慧的郵票繪造員費拉爾依然被開革了?!背霆z后,費拉爾寄居上海,1904年病故,年僅四十多歲。他的遺集、藏品,蘊涵有名的紅印花幼字當壹圓四方連和諸多變體郵票,以及圖樣、手稿、條記和交游函牘等,多數經其遺孀之手流入郵市。中國第一套郵票
念當年,大清國衰落主要,但這套“萬壽”郵票倒是計劃的很祥瑞、古代陶瓷的用處喜慶,也算是花消心緒了。但郵票再美,歌頌再美,終也挽回不了晚清掉隊挨打、辱沒、亡國的運道?,F在,咱們再來看看這套郵票,也算是以史為鑒了。(何國輝/文)!在《戰神 奧林匹斯之》中,
推薦閱讀:
[郵票收藏]精準商機點擊查看,最低
[郵票收藏]郵品郵票題材重復令人費解
[郵票收藏]世界郵票家族
2014年6月21日發行《中國古典文學名著
[郵票收藏]全球自動化郵票一瞥
中國郵票上的教育工作者
關鍵字詞: 中央書畫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