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主頁 >收藏資訊 > 網站首頁收藏資訊
青銅缽不值錢,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也不值錢嗎?
發布時間:2021-05-14 07:27編輯:古玩收藏網閱讀:( )字號: 大 中 小
下面帶上來的吧?應該是衣飾青銅缽不值錢,明顯還有一部分組件,不過單就這兩件已經夠你花一輩子了
如果你這個圖片上是真的戰國時期的東西。實話告訴你。絕逼不止一萬!誰告訴你一萬的?
為什么現在的青銅器都這么不值錢
青銅器不像是瓷器或者畫,瓷器摔了就沒了,畫爛了也就沒了。青銅器不容易壞,而且挖一個墳就有一堆。量大
因為第一商代青銅器尤其是生產類和武器類的青銅器不屬于熱門品種。沒有太多的市場。第二,青銅器國家規定是不上拍的。第三,國外對青銅器不感冒。
商朝的青銅器,是如何從奢靡的代表發展到沒落的?
商代從成湯開始,有著六百年的豐富歷史,其中酒是商代文化中的代表性文化圖騰。商人尚鬼,因此十分崇尚祭祀,
在商人的祭祀中,酒和食物又是祭祀中主要的種類,商人對酒的尊崇和嗜好使得商人成為了最愛酒的國度,酒的重要性奠定了青銅酒器的鑄造業在商人的經濟發展的地位。
青銅酒器以其繁復的花紋和優良的質地受到了商民的喜愛,無論是王公貴族亦或平民百姓,家中都常備著青銅酒器,閑暇時分,與三五好友一同飲酒。而在商代被周武王伐紂以周朝取代后,青銅酒器卻逐漸的被淘汰,至此從中國歷史上消失。
一、商紂王酒池肉林,酒文化普及商民
紂王一代,商人重視祭祀,將酒作為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神物,酒成為商代的流行文化。
酒的重要性使得青銅器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工匠為了平衡百姓和貴族的需要,制造了種類不同的酒器。
酒在祭祀中的神圣地位
商人是信鬼神的,這一點從史書和卜辭中都可以得知,據《禮記禮運》稱:夫禮,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
風神,雨神,河神,土神,這些神邸的信仰使得商人在土地欠收的年月不至于憂慮過多。商代的農業種植是其主要生產力,
商人的土地生產出了很多的糧食,這些糧食有食而不盡,商民就將其釀成烈酒。因為神圣的神明使得糧食旺盛的生長,所以酒成為了反哺神的重要祭祀物。具有品酒經驗的商民知道陳年的烈酒最為美味,于是將舊醴這種陳年風味的的烈酒放到了祭祀之中,為了感謝神明的庇護,商民慷慨解囊,每次祭祀消耗的酒多達二百多斤。
圖|酒池肉林
紂王酒池肉林推動酒器制造
背負著千古罵名的商紂王,在為政期間紂王放縱享樂,把大量的酒水灌輸到人工池內,又在池子一旁以木頭掛肉,召集親信大臣聚集享樂;這時紂王已然把酒推的地位崇至高峰,而酒器的興盛也是從這時開始,試想一群人泡在酒池中,以手來盛酒必然是非常的不方便,于是紂王使工匠制造酒器供應王室所需,民間百姓也爭先模仿王上飲酒,
王宮的需求以及民間的模仿行為促進了商代酒器的大量鑄造,促使酒器鑄造在商代工匠行業中如日中天。
酒器品類多樣化和平民化
商人的工匠將酒器在數量上大大提高,而因為供應向王室,酒器的質量也不能太過于劣質,在精心設計之后,
工匠的酒器受到了王室的喜愛,因其美觀的花紋和多樣的形狀可為祭祀錦上添花,于是工匠沉迷于花紋的雕刻,酒器的花紋開始日趨復雜。在商之前的夏朝時就有酒器的存在,但是品類較為單一,而酒的文化也沒有如此之豐富。而商人在商紂王的影響下使得酒也成為了平民百姓農閑時候的消遣品,大量的酒民的需要使得酒器的數量與日俱增。
酒器在工匠的手中又演變出了很多品類:有爵、角、權、舟等。爵是商代所有酒器中最為基本,也最為常見的酒器,因此出現在商平民生活中的較多。
圖|青銅酒器
酒池肉林的商紂王荒淫享樂使得國庫空虛,周武王帶兵進商后紂王自焚而亡,商文化就此畫上句號;但是
商紂王對酒的推崇使得青銅酒器應運而生,工匠大量的制造盛酒所用的青銅酒器,其品類繁多,且花紋絢麗,成為中國文化中一大亮點。
二、 周武王發禁酒令,陶瓷取代青銅器
周代初年,周武王下禁酒令,于是周民的祭祀儀式從此缺少了靈魂角色,桌臺之上再也沒有酒的位置,使得周民一度難以適應。據《左傳-成公十三年》: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由此可見祭祀在國政中是首當其沖的大事,周朝在替代商朝后也將其祭祀繼承,
酒在祭祀儀式中所處的神圣地位君主最為清楚,但周武王反行其道,其禁酒之目的何在?而青銅器又為何沒落?
武王禁酒令的發布
據《西周利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
圖|武王禁酒
周武王伐紂建立周朝,紂王酒池肉林的教訓擺在大周朝,故周武王決定痛定思過,周代開始興禁酒令;在周國還是商的封侯國時,便有祭祀的習慣,到了商代也并沒有因為新國建立而消失。周人每逢疑惑不明之時,亦或是莊家欠收之年,就請神明回答。
武王的禁酒令使得周民極其不適應,戎與祭祀,國之大事,周武王為天子,天子之位正是神明所傳,武王禁酒豈不是與神明作對嗎?
于是不久之后就有人破例將酒帶上了祭臺。武王對于這個說法也無法辯駁,于是禁酒令取消。盡管很快被推翻,但是
禁酒令使得一段時間內周人無人飲酒,青銅酒器也被周人冷落。
生產力發展的新產物
在周武王滅商后,周人在農業上的優勢使得周朝經濟迅速發展,工業上得到了經濟支持,大量的陶器開始出現在周民的市場中。
青銅器的繁復花紋,和品類眾多反而變成了造價昂貴,工藝復雜,耗時過多的劣勢。
而陶瓷的質地輕巧,造價低廉很快就受到了周民的喜愛,尤其的價格低的特點更是使得陶瓷流通在周代民間。
周代人民生產力的發展使得陶瓷的出現,其雅致的外觀和低廉的價格大范圍上取代了青銅酒器。
圖|陶瓷制品
周幽王的教訓
周朝經歷西周和東周兩代,在兩代交替之際,禮制發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為了博得褒姒一笑,幽王放棄了朝政。
新朝建立后國君吸取教訓,令周朝子民以簡樸為美德,實用成為了周民使用器具的標準,因此大量的花紋和形狀各異的青銅酒杯受到排斥。不久之后大量的青銅酒器被遺落在隱秘的角落,布滿了灰塵,只有一種造型簡樸的青銅瓢保留了下來。
酒作為一種文化產物,百姓將其當做祭祀所必須的神物,獲得信仰,而國君用其作樂則使得國亡,周武王正是為了周朝代安定而禁酒。
青銅器的沒落,一方面是生產力的發展使得青銅器落后于新生的陶瓷,而另一方面是青銅器繁復的花紋不符合禮制對于實用性的要求。
圖|烽火戲諸侯
三、 工藝的進步使得酒器跌落神壇,工匠頻頻失業
經過周武王改天換月后,周代歷朝君主更迭,青銅器也從商代的盛極一時變得一文不值。打造青銅器具的工匠的人生也因這股青銅器先興后衰的風氣而跌宕起伏。
青銅工匠的慘狀
周幽王被滅后,周代新君主將周幽王的教訓記在心頭,以簡樸為美德。因為祭祀而興起的酒文化的載體青銅器在砸在了工匠們的工坊中,工匠因祭祀文化而鑄造青銅器,青銅器一時的興起使得他們嘗到了甜頭,將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了青銅器花紋的創造,數量的提升上,一時之間,賺的盆滿缽滿。
而奉行著簡樸觀念的君王,下了禁令后大部分花樣復雜的的青銅器都被淘汰,使得工匠在青銅器上花費的時間付諸東流,市場上開始沒有百姓買買青銅器,這一青銅器的衰落對工匠職業打擊力度最大。
跌落神壇的酒器
圖|祭祀
周代時,青銅器因國政影響,大部分都被市場淘汰,而國君保留了一小部分用于祭祀,民間百姓此時祭祀以陶器作為盛酒的器具。而在周代之前,商紂王把青銅器具普及到了民間,君王和百姓都擁有著大量的青銅酒器用作祭祀;
在周代時,君王觀念的改變,使得青銅器沒落,這種青銅酒器和神圣祭祀的聯系被簡樸之風打破,青銅酒具也跌落神壇。
以簡樸為美德,自周代便已經開始,周王為興國政,使得青銅酒器遠離市場。但青銅器的消失也為工匠帶來了很多煩惱,青銅酒器與祭祀本來是二位一體的神圣結合,但是在
周代之后酒器被陶器所替代,青銅酒具也跌落神壇。
圖|王室酒器
結語
青銅酒器以酒文化的形式在商朝興起,而青銅器的的創造也在這個時期大量的爆發。周武王伐紂之后,以紂王為戒,簡樸的觀念一直存在于周人心目中,周朝國力得以強盛。
生產力的增加使得周朝出現的新生產物瓷器,而青銅器具就此被遺留在了歷史長河中。
商代大量的需求使得工匠鑄造出多種青銅酒器的樣式和品類,促成了中國青銅器創造的黃金時期,為后世留下了重要的珍貴文化傳承和物質遺產。
周武王禁酒之風初衷在于強盛國力,使得百姓謀求上進,不在酒精的麻醉中將生計荒廢。而周人的祭祀之風是其文化特色,雖禁酒令已下,而在傳統中周人對鬼神的敬畏仍然使之重溫祭祀之風,酒器重歸祭臺,但簡樸二字存留與周人內心深處,青銅器的昂貴造價和繁復花紋就此被淘汰出歷史的舞臺。
推薦閱讀:
畫家徐燕蓀的一幅畫值多少錢拍賣什
瑪瑙戒指值錢嗎,南紅瑪瑙戒指有收藏
1965年左右的糧票值錢么?
天天快報中看收藏資訊的具體步驟講
設計邁阿密展會中那些“可收藏設計
古時的銅鏡如何照人?